前言: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和学校《“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现开设专栏分批介绍我校优秀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和感人事迹,用身边人讲好师德故事,以身边事诠释师德内涵,引导广大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进全校涵养尊师文化,提振师道尊严,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怀揣满腔孤勇,葛明峰毅然辞去工作踏上征途,成功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以非凡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在学术的殿堂里深耕细作。2017年,面对韩国科学院院士的诚挚邀请,他选择放弃海外优渥条件,心系祖国,满载学识与梦想,加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中国地质大学80后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葛明峰用自己的执着、努力、拼搏,孜孜不倦,无怨无悔,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在科研与育人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葛明峰生活照)
一、身体力行,做最“卷”的青年学者
葛明峰,1986年7月出生,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特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北省人才计划以及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担任Electronics Letters (I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ynamics and Control (Springer)、《机器人》等期刊编委。获2024年《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杰出审稿人,2024《自动化学报(英文版)》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二等奖等。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中国基于网络的控制系统和应用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集群智能与协同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等。担任AMDS 2022大会常务主席、ICCVIT 2023指导委员会主席、ICDMA 2023大会副主席等。
自2017年至2025年9月,葛明峰共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包括重点课题、面上、青年等)、省部级基金2项(包括湖北省面上等)、其余纵横向课题20余项。在所承担纵横向项目的资助下,葛明峰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在“机器人系统的行为分析、控制与决策”这一领域做出了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发表了160余篇SCI期刊论文、5篇国内高水平期刊论文和30余篇国际会议论文,包括Automatica常文和IEEE汇刊论文49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ESI热点论文1篇,出版英文专著2章,Google学术引用4000多次。研究成果被多名国内外院士和IEEE Fellow引用并给予高度评价。天道酬勤,有志竟成。凭借多年的科研积累,葛明峰获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葛明峰于湖北省智能制造产教研融合高端论坛作特邀报告)
二、躬身实践,做最“潮”的青年教师
葛明峰教授还坚持“学以致用、科研兴国”的理念,近5年主持横向课题20余项,积极与军工研究所、国家电网、大型央企开展核心技术的攻关研究。与某所展开合作研究,将基础理论成果应用到国防建设中,大大提升了集群装备面对复杂任务的作业能力。如今,葛明峰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以人机协作和类脑学习为启发的人工智能理论在机器人系统行为分析、控制与决策领域的发展,更是形成了能准确、高效、动态应对复杂任务的协同作业新技术。而团队研发的软件还在集群装备、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得到了成功应用。

(葛明峰在国际会议作Keynote报告)
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葛教授也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探索未知,培养他们面对实际工程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葛教授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在激发学生潜力与兴趣、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关键作用,积极加入到课程设计教学和学科竞赛指导中,引导学生有目标的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作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攻关的团队协作精神。葛教授与从事汽车温控系统开发的高新企业合作,一起申报成立了“深圳艾为电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近3年来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第十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以及2023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2024年“金石兴杯”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竞赛奖励10余项,指导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生自主创新领航项目等校级创新创业项目4项。形成了在“学以致用,科技理论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的立德树人特色。
三、言传身教,做最“严”的青年老师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葛明峰教授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主持校级研究生教改项目1项,在《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金工实习》、《现代控制技术》和《地质工程装备与地学仪器前沿》等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核心课程中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先进控制技术在机器人和地质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价值。为提升教学质量,他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查阅并努力消化资料,掌握学科研究前沿,撰写讲课纲要,制作上课多媒体课件;在讲课的过程中随时了解学生的反馈,根据他们的要求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上课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方面,葛教授认真负责,对硕士、博士生的指导与关怀体现在科研的方方面面。无论工作和科研任务多么繁重,都会抽出时间为学生阐释疑惑、指导工作;平时读到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会通过微信、邮箱等方式与学生分享,指导学生关注和追踪学术界最新的热点问题;对待学生的论文,他会从各个方面严格把关、多层次推敲、反复修改,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目前,成功培育毕业了20余名研究生,包括3名博士生(联合培养)。指导多名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2人获校优秀研究生标兵(授予青年五四奖章)。

(葛明峰科研团队)
葛教授还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科研前沿报告、竞赛指导和科技兴国等系列讲座,激发学生将理论学习投入工程应用和国家需求。每年指导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研实践项目等,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立足国家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爱国热情,搭建理论研究和军工实际应用的桥梁,鼓励学生将前沿研究应用于国家相关事业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育人积累,葛明峰入选湖北省机电类创新创业跨学科教学团队,获湖北省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葛明峰表示,“在坚守当前阵地的同时,团队也在满怀憧憬地眺望未来”。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征途上,他们怀揣着更为宏伟的愿景,致力于在机器人系统博弈决策、协同控制、类脑学习理论等前沿领域以及其软硬件平台开发上,勇挑更艰巨的科技重担。团队计划进一步围绕无人系统作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推动理论研究的实践验证,带出一支能够“针对卡脖子问题,做有组织科研”的研学队伍,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地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