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家精神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和学校《“弘扬教育家精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现开设专栏分批介绍我校优秀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高尚师德和感人事迹,用身边人讲好师德故事,以身边事诠释师德内涵,引导广大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和教育家精神,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进全校涵养尊师文化,提振师道尊严,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郑贵洲老师长期扎根教育教学一线,始终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时代新人为己任。他勇于探索教学创新,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激发学生潜能;注重团队建设,凝聚集体智慧,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积极投身科研攻关,以创新成果推动学科发展。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郑老师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是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
一、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郑贵洲老师始终践行“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亦师亦友,以自身行动生动诠释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刻内涵,无愧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庄严誓言。在教学过程中关心学生成长,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行中服务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喜与悲,不仅记在心上,而且要落实在行动上。每当学生精神困惑时,耐心引导、悉心疏解;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倾力相助;每当学生就业迷茫时,主动联络、热心推荐。深受学生喜爱,学生高度评价:“郑老师像一束光,永远温暖着学生,永远照亮着学生。”

郑贵洲与学生促膝谈心
郑贵洲老师十分重视学生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课程教学中,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出版专业领域首本《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课程思政教材,所负责的基层组织多次开展课程思政研讨会和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构建了“价值塑造-知识构建-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立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思政案例库,创造性地将思政内容融入中国大学MOOC。通过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三维协同育人,实现“靶向思政、体验思政、践行思政”。构建起了数智赋能课程思政新生态,实现课程思政从“经验驱动”到“数字驱动”的转型。疫情期间相关网课获学生好评及媒体报道,并因此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郑贵洲组织课程思政研讨

课程思政虚拟仿真实践
二、坚守初心,潜心教学,做教育创新的先行者
他对教学怀有深切的热爱和极大的兴趣。深耕不辍,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他认为“只有兴趣教学,才会热爱教学;只有热爱教学,才会投入教学。”在课堂上,他以其精彩的风格、巧妙的设计、灵活的方法,成功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这种兼具智慧与温度的课堂,不仅深受学生真心喜爱,也赢得了教学督导们的高度评价。其教学档案库建设被评为优秀,2020至2024年连续五年教学评价进前10%,这份持续的卓越,正是对他倾情付出最动人的回响,因教学突出被评为校级教学名师。他坚信:“只要有一份坚守,就会有一天收获;只要有一份执着,就会有一片天空;只要有一份热爱,就会有一缕阳光。”

郑贵洲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
他大力推动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在担任系主任期间,他以谦逊的态度、专业的眼光、创新的精神和热情的服务,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建设工作中。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和实践平台建设,每一份付出都闪耀着责任的光芒。他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材编写中,由他主编出版的教材共6部,参编教材7部,形成系统的课程教材体系。他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探索教学规律,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他主持了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3项、湖北省新工科建设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3项、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3项、研究生教改项目3项、实验教学项目3项以及其他教学研究项目若干项。负责和参与完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件。作为第一负责人获湖北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GIS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及校教学成果奖多项。负责的《遥感数字图像处理》课件获省级课件一等奖。他个人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申报成功的重要支撑。磨砺的是耐心,淬炼的是匠心,守护的是初心,他始终认为:“走自己的路,用情怀做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做自己能够做的事。不为获取点赞,不为获取掌声,不为获取好处。”
他坚持不懈建设一流课程。他主讲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不仅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课,也是多门后续课程的先修课,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自从承担起这门课的教学任务起,他一路脚踏实地、持续精进。从早期的网络课程建设,到湖北省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步步积累,再到如今成功建成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大学MOOC及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近来,该课程又成功获批湖北省课程思政优秀课程,实现了在育人内涵上的重要跨越;他本人也入选湖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在思想引领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道路上树立起新的标杆。在这一漫长的课程建设历程中,他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跨过一道道坎,翻越一座座山,终于攀上了心中的理想之峰。正如他始终坚信的那句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留给坚守初心的人,留给永不放弃的人。”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建成中国大学MOOC
三、心无旁骛,甘为人梯,做团队建设的引领者
他作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十分重视团队建设,乐于奉献,心无旁骛,勇于改革创新。实施学术带头人培育计划,努力挖掘现有教师队伍潜能,扶植有潜力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培养对象。组织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新秀等构成创新组织,进行联合科技攻关。制定青年教师长期培训计划,促进青年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帮助青年教师提升业务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注重传、帮、带,通过开展老教师的示范教学、观摩课、讲课竞赛以及课程组的教学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升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在他带领下,团队已建成一支由教学名师引领、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经历的卓越队伍,团队中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入选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楚天学者”,多人入选校地大“青年拔尖人才”“青年优秀人才”和“摇篮计划”。指导多位青年教师在协会级、省级、校级教学竞赛中斩获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等佳绩。团队于2020年获校“卓越教学团队”奖。在学校开展“首届教学质量文化节”活动中,负责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组”基层教学组织入选“活力秀”。
团队部分成员开展研讨交流
四、科研创新,守得云开,做学生成才的助推器
郑贵洲顺应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坚持科研创新,立足四个面向,加快提升基础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海洋资源勘探、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长期围绕地理信息如何服务于地质、灾害、环境等开展相关的科学教学研究工作。他带领团队聚焦地质信息服务、灾害预警预报、海洋环境遥感反演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在灾害预警预报、三维地质模型、深度学习水反演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以科技创新助力地方经济建设。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海洋地质保障工程”“国家127工程”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开发应用软件10余个,在地质信息服务、灾害预警、海洋遥感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负责完成的湖北省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奇特思维,营造学生的求异、求新、求奇的竞争氛围,做学生成才的助推器。积极指导学生参与竞赛、大创项目及产学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指导的多名本科生保送至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或留学海外深造;指导的研究生多人进入香港理工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等世界名校攻读博士学位;还培养了一批考取公务员、获得国家奖学金的优秀毕业生。学生们赞誉他“郑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思考方式,为我们树立了学术研究的典范,让我们在科研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
郑贵洲带领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郑贵洲指导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实验
郑贵洲老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立根,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垂范,以扎实的学识素养启智,以博大的仁爱之心润心,全面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他数十载如一日,坚守育人初心,将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全过程;他潜心教学,勇于创新,在知行合一中启迪学生智慧。其高尚师风与卓越实践,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